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TCT2008]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策略回到起点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08/10/22 15:51: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要点 :几十年的论战混淆了试图找到最合适的治疗目标的努力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治疗策略并不是一直那么清晰的,历史上关于治疗的论战都集中于AMI的发病原因及过程上。 德国哥廷根大学的Klaus Peter Rentrop博士描述了芝加哥心脏病学家James B. Herrick,在20世纪初期时提处冠脉内血栓导致心肌坏死的历史,但他这一概念并没有得到当时医学界的接受。

要点 :几十年的论战混淆了试图找到最合适的治疗目标的努力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治疗策略并不是一直那么清晰的,历史上关于治疗的论战都集中于AMI的发病原因及过程上。

    德国哥廷根大学的Klaus Peter Rentrop博士描述了芝加哥心脏病学家James B. Herrick,在20世纪初期时提处冠脉内血栓导致心肌坏死的历史,但他这一概念并没有得到当时医学界的接受。

    到了1959年这一理论都扔处在争议中,直到一份关于急性心梗中溶栓治疗有效性的开创性文章发表。

    FDA在1977年批准了溶栓治疗,但没有将AMI列为指征。做出这一决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60年代的一些动物实验似乎否定了在急性心梗时冠脉溶栓治疗的可行性。

    那时根据最被广泛接受的论断是:冠脉血栓是心肌坏死后引起的结果,而不是原因。Rentrop说。

因还是果?

    William C. Roberts关于“心肌坏死是由于心肌氧气供给与需求不平衡所导致”的观点提供了增加氧供缩小梗死面积疗法的病理生理依据。这一理论占据了70年代的主流,Rentrop说道。

    欧洲的研究者们开始探寻治疗冠脉内血栓形成的方法,主要集中于应用链激酶治疗AMI。在这些实验有一个E.I. Chazov博士写的系列病例报道,他在2例患者身上使用冠脉内注射链激酶,其中一个获得再灌注。这一报告当时发表于苏联的杂志,而西方基本上对此一无所知。

    E.I. Chazov博士则在70年代后期否定了自己的理论而发表了关于透明质酸酶在AMI中有效性的研究结果,这一理论则与当时的主流思想保持了一致。

AMI和冠脉内血栓形成


   
AMI导致冠脉内血栓的思想一直统治整个学术界直到80年代早期。80年代的心血管教科书上写道:溶栓治疗或许能够改善AMI后的生存率,或许中危病人更能获益

    在美国知道1979年,链激酶才被吹捧既有预防微血管血栓形成及降低后负荷的功效,但当时并未考虑用其溶解一支闭塞的冠脉。Rentrop说。

    当Rentrop在1977年加入了哥廷根大学时,一系列的实验结果已经在冲击当时盛行的关于AMI的概念了。Rentrop的导师D. Sinapius博士,哥廷根大学病理系主任,第一个报道了在猝死和AMI中的闭塞性血栓的发生率。尸检病理发现在40%的心源性猝死者中有闭塞性血栓,而80%的AMI者中有闭塞性血栓。这一事实证实了Herrick最初的假设。

    进一步活体的研究证实了AMI中闭塞性血栓的高发率。1978年Rentrop报道了一例使用导丝来再血管化使急性冠脉闭塞病人得以缓解的病例。

    这一事例似乎是一个偶然事件。Rentrop自己说,当时这个患者是在进行一个择期造影,在这过程中右冠状动脉的严重狭窄进展成了完全闭塞。按照当时常规,应行急诊搭桥术,但Rentrop决定自己用导丝通过病变把血栓捅到右冠的外周去。

    这一尝试成功了,而且没有带来不良后果。患者情况立即就稳定了并进行了搭桥术,没有引起更严重的心肌坏死,Rentrop说。

    在1979年,Rentrop在AHA年会上发表了一个关于在AMI病人中使用经血管开通闭塞血管来减小梗死损伤的报告,开启了全球溶栓治疗的革命。

    关于AMI病因的观点又回到了它开始的地方,治疗突发的梗死的方法也是同样。

 

版面编辑:张家程



心肌梗死治疗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5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